第三十六章 东吴孙仲谋-《三国:曹冲遗嘱,其实我大哥没死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曹昂疑惑,但他也不会当着蔡瑁的面问,于是对蔡瑁点点头。

    既然贾诩要这么做,就必定有他的道理,先让蔡瑁执行了再问。

    等蔡瑁出去,曹昂忍不住问了:“先生,为何如此?”

    “大公子,你说如果我们逼那吕蒙,他会如何?”

    “他……会求援,毕竟只带来一千余人。”

    吕蒙的一千多人,其实不少了,让蔡瑁去,他本部能战的精锐也就几千。

    号称十万大军只能拿出几千人作战,是扯淡吗?

    当然不是,任何作战都需要后勤,民夫协作等等,再加上夸张的部分。

    还有,张允要保障后面船队继续运输物资,也要带着本部几千兵力护卫运输线。

    就这,还不一定稳得住呢。

    几千人对一千多,硬打的话,对方守寨其实也就五五开。

    当然带来建寨的一些兵士也可以加入精锐一起打,这就是真正开战了,可以增加到几万兵力,可现在这些兵士需要建设更大的营寨等曹操主力呢。

    “他若是求援,大公子觉得我们应该怕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,毕竟他在对岸威胁,若是偷袭得手,我们建寨也有压力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,他不会出手,甚至再多的兵力于河对岸对峙,也不可能出手。”

    贾诩笑道,“若是对荆州降军出手,东吴之损失不可接受,他们的敌人是丞相。”

    曹昂豁然开朗,对啊,他们要对付的是曹操大军,荆州军是降军,他们要打了肯定损失不小,而曹操丝毫未损,有什么好处呢?

    看那周瑜,一开始还想着策反蔡瑁张允的水军,显然是觉得没必要打。

    以为打游戏呢,从小喽啰打起?

    真正的智将,肯定会减少自身损失,打的是关键点,毕竟这损失又不是游戏里的血条,是活生生的一个个将士,这些是东吴稳固的基础!

    “先生的意思,是让他们负担更大的损耗!”

    在外的兵力越多,消耗自然就越大,派兵越远,损耗当然也越大。

    曹昂以为贾诩意图就是更大程度地消耗东吴粮草兵力,让他们疲于奔命。

    然而,贾诩的思考更长远。

    “大公子,容在下先卖个关子,今后你自然会看到妙处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