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声音苍老却充满力量。 每一个转音都带着大山的呼吸,每一句歌词都诉说着祖先的智慧。 张小凡听着听着,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。 这是她童年最熟悉的旋律,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。 “阿嬷,”她轻声说,“我想把这首歌,唱给更多人听。” 老人凝视着孙女许久,终于缓缓点头:“好,我教你。但是要记住,我们苗家的歌,不是用来比赛的,是用来说话的。” 接下来的两天,一老一少坐在院子里,一个认真教,一个用心学。 林溪在一旁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。 不时与她们探讨如何将这份古老的情感更好地呈现在现代舞台上。 回到训练营时,距离公演只剩三天。 张小凡像是变了个人,眼神里多了份从未有过的坚定。 “我想好了,这次表演,我要用苗语演唱。”她对队员们说。 组员们都愣住了。 在这个追求流行追求传唱度的舞台上,选择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,无疑是个极其冒险的决定。 “你确定吗?”孙思瑶担忧地问,“评委和观众可能听不懂.…..” “音乐不需要翻译。”林溪笑着开口,“真正的情感,能跨越一切语言障碍。” 她转向孙思瑶:“思瑶,你是我们组的作曲担当。现在我需要你根据小凡带回来的苗歌旋律,进行现代化改编。记住,要保留原曲的灵魂。” 孙思瑶推了推眼镜,认真地点点头。 她接过张小凡记录的谱子,开始研究那些充满特色的转音和节奏。 “王净,”林溪继续说,“你的B-bOX要模拟出山间的自然节奏——溪水声,鸟鸣声,风吹过竹林的声音。” “古跃,你的杂技动作要像山鹰翱翔,展现大山的磅礴气势。” 第(2/3)页